重视人才、渴望人才、珍惜人才
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张咏刚
2018年以来,我们把“促进高校毕业生来(留)长创业就业服务工程”作为重要载体,多措并举,围绕“留得住”这一关键,针对影响大学生来(留)长的择业、创业、安家、落户、购房等问题,出台《长春市促进应届高校毕业生来(留)长创业就业若干措施》等政策,成效显著。在已经来(留)长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中,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占比达到89.08%,成为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中的主力军。
2017年,长春市成立全国第9家、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,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入驻企业兑现补贴资金2100余万元,入驻企业营业额累计达到14.9亿元,服务60余万人次。其中,服务青年人群占比达到92%。
我们强化服务吸引吉人返乡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持续实施“采兰计划”“强师计划”“强医计划”,面向北上广深等20余个一、二线城市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等“985”“211”高校进行“急需紧缺人才”专场招聘,吸纳青年人才来长、返长创业就业;加大支持市域内国家级科研院所和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的政策兑现力度;2010年以来,在全国率先搭建中国长春创业就业博览会和长春国际创客节等平台,扶持青年人才创业就业;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,将评审权下放到重点企业和人才密集型单位,为青年人才发展打开上行通道;与教育局等相关单位联合印发《长春市人才子女入学安置实施方案》;投入使用人才公寓2085套,累计服务青年人才5000余人次,有效缓解青年人才租房带来的经济压力。
除此之外,我局多年来围绕长春市重点产业行业中的代表性企业与民营企业,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与帮扶工作,打通校企对接渠道,为企业输送人才提供便利。今年,在我们组织的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中,驻长32所高职高专、职业院校、技工院校500余名应届毕业生与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我们也努力在工作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,全方位展现与传递长春市委、市政府重视人才、渴望人才、珍惜人才的态度和决心。
“看见、实践、创业、扎根”
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 徐志成
在落实长春“留长工程”、积极贯彻“人才强市”战略方面,长春共青团以“看见长春”“实践长春”“创业长春”“扎根长春”为统领,构建服务大学生留长就业创业的工作体系。
在“看见长春”计划中,团市委组织全市近30所高校共5000余名学生赴长春市规划展览馆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、中车长客股份公司、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等地参观学习,共录制播放抖音短视频54期,播放量达18.3万次;制作的线上就业指导课《职业成功密码33321法则》被团中央选用,在全国推广。此外,我们建立了由795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常态化“河小青”志愿者队伍承接巡河任务,通过巡河护湖,推动青年学生感受城市生态环境变化,弘扬绿色环保理念。
在“实践长春”计划中,团市委开发“助青春”综合服务APP,直接面向大学生发布实习岗位信息;开展长春大学生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征集岗位2763个,吸引1986名青年网上报名,为长春籍返长大学生提供岗位见习和社会实践平台及岗位;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组织5000余名高校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,引导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。
在“创业长春”计划中,团市委举办创新创业大赛,累计征集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、软件信息等创新创业项目2555项,落地转化创业项目232项;搭建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,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青年创业企业(项目)307项,培育亿元企业4家,年销售额千万级企业12家,带动2000余名青年实现本地就业,吸引返长来长创业青年100余人;助力乡村振兴,实施“校地对接·科技兴农”计划,搭建农村农业合作社与高校农业技术人才交流互动的桥梁,推动62项高校科技成果在黑土地中实现转化,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1200余个;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文明引导移风易俗行动,聘请农村少先队员做乡村清洁行动的监督员、清洁员、宣传员,形成“教育一个学生、带动一个家庭、影响一个辖区、文明整个社会”的良好风尚。
在“扎根长春”计划中,团市委推动青年人才政策落地,对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的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生、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分别给予3万元、5万元、8万元一次性安家补贴;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联合实施人才公寓项目,紧盯企业、院所、在长科研机构人才居住需求较为集中的区域,全面推进落实2万套、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行动;聚焦青年婚恋交友需求,举办联谊活动24场,直接服务单身青年2万余人,帮助300多对单身青年成功牵手。
依托“四大板块”建设,发挥“磁极效应”
长春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 杨小兵
青年人才是社会最富有活力、最具创造性的群体,支持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,是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。近年来,市委组织部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“五年计划”,实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“长春人才新政20条”,实施高校毕业生来长留长12条激励举措,初步构建起涵盖就业、创业、科研、激励、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青年人才政策支撑体系。
我们突出产业聚才,依托“四大板块”建设,发挥汽车制造、光电信息、生物医药、影视文旅等重点产业的“磁极效应”,聚集各类青年人才1万余人;开展“大学生来长留长行动”,全市各级党政机关、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开发岗位,民营企业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吸纳承载作用,近三年累计吸引大学生26.2万人。今年,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截至今年9月,已经留住高校毕业生8.7万人。
在政策宣讲和市情介绍上,我们发表致高校毕业生的公开信,发布“学子留长”小红书手机版,采取图文解读、视频展示等方式推介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的政策信息。“小红书”上线首日,扫码关注量达到30万次,目前已经超过60万次。
市县两级财政人才工作年投入达到10亿元,累计为5000余名高端青年人才兑现个税奖励9000万元;给予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发放3万元、5万元、8万元安家费,为7247名大学生发放安家费2.2亿元;发放大学生购房补贴,累计为200人兑现400万元;实施人才公寓建设行动,在全市现有5000套人才公寓的基础上,今年还进一步新建2万套、100万平方米,着力解决青年人才住房保障问题。
让艺术瞬间的灵性得以恒久
长春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于柏秋
长春作家协会成立于1980年2月,截至目前会员人数为1050人,其中青年作家350人,占33%。
为奖励长春作家优秀作品,加快文学精品建设步伐,我市于2004年设立了长春文学奖。在已举行的五届评奖活动中,有23人次的青年作家获得金、银、铜奖;从第三届开始,我们专门为35周岁以下优秀文学新人设立新秀奖,共有6人获此殊荣。我们举办了首届长春童话寓言文学奖,有10位青年作家和12位小作者获奖。几年来,长春市委宣传部和长春市文联先后命名表彰了两批“长春百名文艺新秀”,其中有40余位青年作家榜上有名。
除此之外,长春作协积极向吉林省作协、中国作协推荐会员。几年来,我们成功推荐10余位作家到鲁迅文学院学习深造;30余位作家到吉林省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进修学习。长春市文联《春风文艺》内刊还有计划、有步骤,分期分批推出当地青年作家作品,扶持青年作家创作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历经众多诗人、作家、学者的广泛参与,于2020年12月27日揭牌的长春现代诗公园,将园中部分区域植入诗歌元素,融合科技手段,将传统文化、现代艺术建筑风格相结合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一园、一馆、一环路”的布局,标志着长春城市百年诗意纪元的开始,必将成为写诗、爱诗、传播诗的中国新诗集聚地和新的城市文化地标。
目前,现代诗公园已举办了开园仪式,承接了星星长春行暨2021年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活动。现已有20首诗人诗作手稿,入驻“诗歌将来馆”,让艺术瞬间的灵性得以恒久。
汽车产业+光电产业,提升活力
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副局长 马德宏
作为长春市最具活力的区级人力资源市场,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业务量在长春市区级人力资源市场中排名第一。三年来,经济技术开发区共举办现场招聘会257场,参会企业7819户次,提供岗位150559个,达成意向人数40321人,意向成交率26.78%。
汽车零部件产业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大主导产业,经开区是长春市除一汽集团外最大的工业集中区,每年工业产值约占全市1/3左右,共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48户,年产值约500亿元。除汽车产业以外,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新兴产业,目前重点规划光电产业。2018年,经开区先行先试,率先启动支持院士等高端人才及团队来经开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,同年8月在吉林省“百名院士进吉林”活动中,长春市政府正式为经开科创广场“院士长春创业园”挂牌(长春市域内唯一的高端人才集中创业园),同年长春经开区借此成功申报科技部、财政部“打造高端人才引领型特色载体,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”项目,三年累计获得满额支持资金5000万元,为全国最高。此项工作获得国家部委高度认可,省市主要领导多次来此参观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。
2021年6月,长春经开区被吉林省发改委正式批准为“长春市光电小镇”创建单位,正式确立了在吉林省内发展光电信息产业的核心和领先地位,吸引大批光电高端人才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。两年前,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、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院校签署了《政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,在区内挑选了19户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挂牌,阶段性邀请校方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;先后组织了314户企业到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、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吉林省理工技师学院送岗位3968个,528名学生达成就业意向;同时,政府开展职业技能、创业、引导性等各类培训63个班次3473人,开展企业竞赛共19个项目,参赛人员572人次,以工代训19254人次,为67户企业申领补贴1444万元;校方开展高职扩招,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共154名职工被录取,免收学费240余万元。
打造“雨林式”双创生态
长春新区发改工信局“双创”负责人 王海波
长春新区高度重视青年人创新创业工作,打造“雨林式”双创生态,“双创”示范基地建设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,“双创”工作获李克强总理点赞。
首先,新区充分发挥政府搭台作用,联合吉林大学、光机所、应化所、华为等大院、大所、大企开展合作共建,打造了“环吉大双创生态圈”、摆渡创新工场、北湖科技园等一批“开放、集成、高效”的“双创”平台。目前,全区“双创”平台发展到144家,在孵企业近3000户,吸引各类创业就业人员14.8万人。光电子平台孵化的长光卫星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,北湖科技园引进落位各类科技企业和机构600余家,集聚20家上市企业、6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
其次,新区在全省率先推出了“创新券”制度,每年投入2000万元,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,已累计发放2.38万张,超过1200家企业受益。我们创新开展“金融集市”,搭建了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,成功对接获得银行授信20.38亿元;组建总规模35亿元的产业基金11支,实现重点产业领域全覆盖;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,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4家,占省市比例分别达到24%、39%。随着扶持体系的日益完善,有力促进了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,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产业加快形成。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800余户,截至9月末,市场主体总数达到9万余户。
再次,新区创新推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、“长白慧谷”英才计划、特殊人才“编制池”、新区奖学金、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等人才“引聚留用”政策,积极与吉大、长春理工等高校开展合作共建,先后引进培育各类人才近16万人,占全市12.3%,14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,41人入选省、市高级专家,全区重点联系专家274人。
最后,新区在省市率先推行的“证照分离”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“政务服务驿站”等多项改革,被列为试点并在全省推广;今年重点推出35项首创性、独创性改革,先证简(减)图、新型产业用地(M0)等改革均走在全国前列。
不止“阿里巴巴诸神之战”
长春净月高新区组织部副部长 王洪义
为满足净月高新区重点产业快速发展需要,不断吸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转化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入区发展,作为市委、市政府高质量发展“四大板块”中的“长春国际影都板块”核心区,净月高新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。
净月高新区搭建了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平台,如成立净月高新区首家“专家工作站”,搭建起区内企业和省、市科协专家沟通合作的桥梁;累计邀请吉林大学、东北师大、长春应化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60名专家与25家企业展开对接,使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落地转化;积极协办“长春市留学回国人才创业创新项目路演推介会”“中英硬科技项目推介会”,邀请20个海外项目与区内企业开展对接,寻求技术合作,实现优势互补。
同时,依托吉林青年创业园、阿里云创新中心等优质创新孵化平台,净月高新区组织开展了“阿里巴巴诸神之战”等创业大赛、人才交流活动。积极通过招商引才、项目引才、展会引才等多种方式,赴上海、杭州、广州、深圳、天津等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30余次。在我们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成功引进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”“国家技术发明奖”一等奖获得者金国良等一批优秀创业人才。通视光电、建研科技、胜谷科技等一批创新驱动的企业已投产达效。
为积极畅通人才联系渠道,我们邀请人才密度大、工作配合度高、业务需求多的近200户重点企业入群,在群内提供政策咨询、人才需求调研、人才项目对接、招聘活动报名等服务3000余人次;举办联系服务专家座谈联谊会,邀请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、省拔尖创新人才等荣誉的人才为净月高新区人才工作建言献策,为人才项目对接资源,实现资源优势互补;举办“净月英才学院”系列培训活动,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4名专家,举办了4期以“领导力提升”“培养企业文化”等为主题的线上公益讲座;同时,作为“人才住房保障支持政策”试点单位,净月高新区采用申报材料线上审核、无误后线下受理的方式,有效提升了人才政策申报效率、缩短政策申报时限。
立足一汽,辐射全国
长春汽开区党群部副部长 崔宏升
借鉴江浙沪开发区人才工作办法,汽开区围绕服务一汽中心任务及汽车产业经济发展需要,着眼长春国际汽车城未来5年发展及万亿经济目标,研究制定了《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助力发展服务一汽的若干意见》,即汽开区人才队伍建设新政15条。
为解决人才居住和生活配套问题,汽开区首先建设国际人才产业园项目,计划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,以加大服务一汽及辖区内外籍专家工作力度;为加大对新毕业大学生的引进力度,计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建设青年人才创业园项目,为青年人才提供租赁居住用房2205套;建设技能人才服务园项目,计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,建成后将为一汽青年技能型人才提供住宅3375套。
围绕人才优质服务,我们开辟了一汽人才服务“绿色通道”,主动协调解决户口、医疗、配偶就业、子女就学、办公场所等方面的实际困难。
立足一汽新技术、新工艺以及发展新态势,汽开区主动联系省人社厅、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和市人社局,开展“大师工作室”和“师徒工作间”,组织业内专家和技能大师开展专场培训,现场鉴定,现场颁奖,为一汽青年技术人才晋升晋级提供快捷平台。目前,一汽集团持职业技能证书人数已有2万多人,其中高级技师926人、技师1293人、高级工5907人,中高级技能资格总数达到8126人;将一汽及各主机厂自办的技能比赛,纳入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大赛,借力大赛红利,持续激励和推动青年人才技能提升。
接下来,我们将做大人才增量,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高端汽车人才;研究出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资助和表彰奖励制度、工作室成果奖评办法,激励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;扩大汽车职业技能大赛影响力,将汽开区技师大赛打造成国内一流汽车职业技能大赛,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、创造性。